开封非遗介绍
1. 打铁花:
开封打铁花始于北宋,盛于明清,至今已有 1000 余年历史。它起源于民间工匠在铸造器皿时偶然发现的技艺,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表演。
2. 汴绣:
起源于北宋都城汴京,融合皇家御制与民间工艺精粹。针法多样精湛,有平绣、打籽绣等 36 种基本针法。色彩鲜艳和谐,图案题材广泛,包括书法、山水、花鸟、楼阁、人物等,绣品古朴、典型、细腻,能将原作细节精准再现。
如《清明上河图》汴绣作品栩栩如生。
3.皮影戏:
新发现的史料显示,宋初开封影戏已在元宵节的坊市中演出,并引来宋太祖的观赏,将有确切记载的影戏历史提前了50 余年。4.元宵灯会:
自宋代以来绵延千年,北宋时就有上元五夜灯的制度,当时元宵节热闹非凡,官民同赏灯,甚至在北宋末年官方仍很重视灯展。明清时期花灯活动盛行,种类增多,规模有所发展。新中国成立后,也曾多次举办大型元宵灯会。
5.北宋官窑
官窑是宋徽宗在京师汴梁建造的,官瓷是专供皇家使用的,是北宋末年宋徽宗时代的官廷御瓷,权臣也只能望瓷兴叹,可见而不可及。6.吹糖人
吹糖人技艺可追溯至唐代,用于暗号传递信息,后演变为民间手艺。结合本地民俗改良技艺,形成“汴派吹糖人”风格。7.针灸铜人
是中国医学史上几句标志性的教学模型,被誉为“世界最早的医学教具”,承载着中医针灸的千年智慧。8.菊花展
开封是著名的菊花名称,每年都会举办菊花文化节,会用数百万株精品菊花打造独特的菊花文化盛宴。 人们穿梭在这片花海之中,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,领略到了历史文化的韵味。







9.汴京灯笼张
北宋年间就已经盛行且品种繁多,制作精巧,在保持传统灯彩的同时,注重创新,创作出各种款式彩灯几百种。10.鼓子曲
开封盘鼓气势宏大,震撼人心,鼓点激越,复杂多变;无论是在音乐上还是舞蹈性上都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。11.泥塑王
一块泥巴就能够缔造出世间万物,大到各类建筑物,小到各类小摆件,都能够在他们的手下变得惟妙惟肖。12.木版年画
用生命传承的木版年画不会消失。朱仙镇年画构图饱满,线条粗狂简练,造型古朴夸张,色彩新鲜艳丽。13.茉莉花技艺
一杯真正的茉莉花茶藏着花与茶的深情交融!点茶是宋代流行的吃茶方式,宋代更重于意境于精神的交流,宋之风雅蕴含的生活情调和审美意趣,从未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失。14.剪纸
孔氏剪纸是开封市的非遗项目,是流传在开封数百年的一种单色剪纸。通过折叠和套剪的方法,用不同型号的剪刀,便能灵活的传递出万千开封故事。15.茶艺
精致的茶盏,承载着滚烫的茶汤,而茶沫则在茶笼的搅打下,幻化成各种图案,如同在茶汤上作画。16.风筝
善于取材虫鱼鸟兽的灵动姿态,以逼真的造型,细腻画工和科学扎制技艺,让千年非遗在当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。







开封的故事告诉我们,文化的延续不在于物质的永恒,而在于精神的传承。这座城市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,身上的每一道伤痕都是历史的印记, 每一次重生都是生命的礼赞。当我们在公园远眺,看到的不仅仅是眼前的城市风光,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。开封的价值,正是在于 它用自身的命运诠释了什么是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”的文明韧性。